1965年毛主席接见李宗仁:谈及白崇禧,毛主席指出他留有后路

更新时间:2024-04-12 20:19:01 作者:智慧百科

1965年,毛主席接见李宗仁时,提到了白崇禧。毛主席指出,白崇禧留有后路。这一谈话,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猜想。白崇禧到底有何打算,是否会走出后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文/博览历史

编辑/博览历史

1964年10月16日,一朵蘑菇云在我国新疆罗布泊中“轰”的一声绽放。它的绽放,震惊了国家,震惊了世界。

消息传到美国后,美国政府当即乌云密布,而此时在美国的一个人却拍手叫好,乐得笑开了花,这个人便是李宗仁。

1965年7月20号,广州白云机场内,一架刚停稳的飞机缓缓打开了舱门,李宗仁站在舱门口,心情十分激动。

他忍不住的笑意满面,并摘下礼帽,不停地招手,而此时在飞机场等候他的是新中国多位重要的领导人,如周总理、彭真、贺龙等。

李宗仁与周总理握手的珍贵瞬间,可谓是世纪场面,令人振奋激动。

作为原国民党政府代总统、位列第二位的战犯李宗仁为何选择结束海外定居转而回国?他回国后的生活是怎样的,为何看到老友的结局徒有感叹?

得力战将,无奈出国

1891年8月13日,李宗仁在广西桂林市临桂出生。那时,他的父母不会想到自己的儿子将来有一天能在战场上所向披靡,闯出了一片天地,成为国民党“桂系”的首领。

生于战争年代,李宗仁的童年被深深烙印,他目标明确,不论是所学还是所用皆离不开军事教育。

1913年,22岁的李宗仁从广西陆军速成学堂毕业,终于到了大显身手的时候。实战出真知,是骡子是马终得拉出来溜溜才知道真假。

1916年5月,李宗仁担任滇军第四师第三十四团排长,终于离战场近了一大步。而后他在桂系陆荣廷部中参加了多次战役,他的军事才能逐渐显露,力量也逐渐强大起来。

1923年10月,经人介绍,李宗仁加入国民党。后因击败原部(陆荣廷部)获得了孙中山的嘉奖。出色的业务能力令他锋芒毕露,一路直升,在国民党中混得风生水起。

1926年7月,随着北伐战争愈演愈烈,自然少不了李宗仁上场作战。他率领第七军挥刀南下,辗转各地,立下了不少战功。就在北伐前,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刚与他结交拜把。

李宗仁、蒋介石、白崇禧

不得不说,蒋介石在收买人心方面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赶走汪精卫的他要快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军事力量,而他瞄准的就有李宗仁和白崇禧两位大将。

一天,李宗仁照常来到总司令部,蒋介石拉着他一起喝茶。喝茶间,蒋介石突然从抽屉里拿出兰谱,要与李宗仁结为异姓兄弟。

突如其来的行为令李宗仁大为震惊,不敢相信,毕竟他只是蒋介石的一个部下而已,竟能受到如此宠幸,实属意外。

先前,蒋介石早已做好了铺垫,对李宗仁慷慨大方地送了很多军备物资和经费,放在困难时期,这是其他部下想都不敢想的待遇,同时蒋介石还命白崇禧为北伐军代总参谋长,对于桂系力量的扶持,令李宗仁大为感动,博得了些许好感。

如今,蒋介石再次大方抛出橄榄枝,李宗仁只好诚惶诚恐地接下,从此二人的关系“看似”更近了一步。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政变,李宗仁、白崇禧等国民党人士皆是他的支持者,与他一起谋划政变。

不过,李宗仁与蒋介石之间的关系并非稳如磐石,而是相当的微妙。

当外界征讨蒋介石的口号越来越响时,蒋介石头疼不已,他本想找李宗仁出面帮忙,可李宗仁却拒不出兵,这让蒋介石耿耿于怀。他若不是看重桂系突出的能力,何苦讨好。

本想靠自己力挽狂澜的蒋介石结果接连碰灰,腹背受敌的他最终只能妥协。

1927年8月15日,蒋介石正式宣告下野,李宗仁则一下子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副总司令,两人的地位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峰回路转,李宗仁难以驾驭,野心勃勃的蒋介石重新夺回了高位。这一下有权有势的蒋介石自然不会轻易放过李宗仁等桂系部队,将与桂系的矛盾直接登上了台面,一场撕破脸的大战即将开启。

李宗仁不仅被开除党籍,还被蒋介石大杀四方,自己只能灰溜溜地逃到广西。直到抗日战争开始后,李宗仁与蒋介石的关系才得到缓和,再次联手,而李宗仁则将全部心思放在抗日事业上。

1938年4月,在李宗仁亲自督战下,台儿庄战役全面告捷,歼灭二万余日军,沉重地打击了敌军的嚣张气焰,国军和国民的信心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他的名声也因此响彻中国。

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毅然发动内战,外面的头疼事还没解决,内部就已经又让他头疼了。

李宗仁在美国的支持下竞选中华民国副总统,蒋介石百般劝说不成,没有办法的他只能眼看着李宗仁成了副总统,两人的矛盾以及国民党内部的矛盾愈发变深。

更雪上加霜的是,国民党在内战中节节败退,蒋介石被迫下野,李宗仁成为代总统依旧无法挽回局势,在时局已定的情况下,蒋介石只能选择败逃台湾,而李宗仁则选择逃往美国。

正确的选择

被迫离开家乡是李宗仁不愿看到的结局,奈何当时他不得不做出抉择。

刚到美国,李宗仁过得极其失落,心态不稳,他放不下祖国,放不下对自己曾经的期许,对自己如今的境遇倍感心酸,他在在美国的支持下成立了一股全新的势力,想要再抗衡一下。

1964年2月12日,李宗仁的一封公开信刊登在了美国《先驱论坛报》上。信中,他态度明确地表示美国应调整对华方针,不要再在错误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了。

要知道当初若不是得到美国的支持,李宗仁就不会有十足的把握登上高位,更不会来到美国。如今他的态度巨变,实在令人惊叹。

其实,李宗仁的态度早在1955年以后就慢慢地发生了转变,从而才会那么坚定。

1955年,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震惊世界,令无数国家对中国刮目相看。同时,他也提到了关于“和缓台湾地区紧张局势”的相关内容。

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

这是中国首次面向世界提出和平结局台湾问题的意愿,让中华儿女看到了国家统一的希望,让世界对中国竖起了大拇指。

李宗仁得知消息后感慨万千,对于共产党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方针,他举双手赞成,他也是一名在外飘荡的游子,怎能不知道回家的含义呢?从这时开始,他对共产党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远在美国的李宗仁公开表示:反对台独,美国应承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国家趋于稳定、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直线上升、原子弹的爆发,种种由内而外的变化肉眼可见,而且还是以极快的速度。中国又回到了以往的繁荣昌盛、自强不息,每当李宗仁通过各种途径获知一个接一个的消息后,他的民族自豪感也在提升。

1963年7月,李宗仁直言不讳地在《欧洲人报》的采访中大方承认共产党对于新中国做出的卓越贡献,还直言:“中国从来没有像现在组织得这样好”。

李宗仁在政治立场转变的态度早已被共产党注意,向他发出了诚挚的邀请,希望他能回家走走、看看。

我党发出的信号令李宗仁为之一振,但他没有贸然回国,毕竟他可是战犯的身份,是否回去真的像我党说的一样还需要他慎重地考察一番。

共产党的话向来掷地有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李宗仁派程思远秘密回北京打探虚实。当程思远与周总理在经过一番长谈后,心悦诚服,他赶紧回复李宗仁,讲述了在大陆时的经历,令李宗仁心中回家的盘算更热切、确切了几分。

程思远

1959年10月,程思远就像周总理说出了李宗仁期盼回国的想法,只不过这时的周总理认为时机还不成熟,有些问题还有待商榷稳妥,需要再等一等。

1965年,不论是李宗仁方面还是国家方面都已经做好准备,李宗仁的回国之旅终于从遥遥无期到期待再到变为事实。

1965年7月18日,当李宗仁看到同胞,下了飞机,踏上故土的一刻,他明白这次是真的成真的,他终于在有生之年等到了。7月20日,当李宗仁见到周总理时,心情复杂感慨的他主动上前与总理拥抱握手,忠于共产党的念头愈发强烈。

1965年7月26日,李宗仁受到毛主席的接见,携夫人一起前往中南海。一见面,毛主席随即便与李宗仁热聊起来,表示欢迎他回家,还幽默地笑他是误上了“贼船”。

回国后的李宗仁自由地畅游全国各地,看着各地巨大的变化十分感慨,他很高兴祖国的建设越来越好、越来越强大。待了一段时间,他无比确定回来的选择是多么的正确。

强烈的对比

李宗仁回国的消息在全世界铺天盖地的报道,他在政协礼堂上呼吁国民党人士及海外人士认清大势所趋,不要再在错误的道路上走下去的一番讲话历历在目。蒋介石直接被气得脸色铁青,毕竟李宗仁当时以看病为由头飞往了瑞士,谁知道他竟辗转回国了。

为防止国民党人士偷偷回大陆,蒋介石派人严加防守。首先受到波及的便是白崇禧,毕竟他与李宗仁是昔日好友,又是战场上的最佳拍档,因此蒋介石不得不着重注意他。

白崇禧与李宗仁

1950年5月1日,白崇禧不仅被剥夺了职权,还被蒋介石派特务密切监视其一举一动,境遇十分凄惨。

看到李宗仁回国后的待遇,白崇禧能不眼馋吗?当初蒋介石败逃台湾时,李宗仁曾劝他不要跟着一起去台湾,可惜他没听,结果来到台湾后举步维艰,他才体会到老友的意思。

如今,老友踏上了日夜思念的故土,而等待自己的却是严加看管,想想也是可笑。

解放战争结束前,毛主席曾争取过白崇禧。白崇禧,唯一被毛主席称为狡猾的将领,他明白白崇禧的个性,当初在与国民党方面派出的刘仲容商谈时提到:“若和谈成功,我们可以让他继续带兵,指挥30万大军”。

只可惜,白崇禧一听说解放军必须要过江,立刻不耐烦地拒绝了和谈。若他当时肯像李宗仁一样选择等等看,或许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1966年12月2日,白崇禧的尸体被人发现,死因不明。虽然官方称其是死于心脏病,但也有人猜测他是被蒋介石给毒死了。

听闻老友身亡的消息,李宗仁难过不已。当初他刚回国受到毛主席的接见时,二人曾提到过白崇禧,毛主席还说白崇禧是留有后路的,可等来的结果却是好友突然离世的消息,实在心痛。

1969年1月30日,李宗仁因病逝世。他这辈子唯一没后悔的事,怕就是选择回国,选择相信共产党了……

以上就是1965年毛主席接见李宗仁:谈及白崇禧,毛主席指出他留有后路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1965年毛主席接见李宗仁:谈及白崇禧,毛主席指出他留有后路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为您推荐

1922年罗素观察:中国已沦为傀儡国家,中国人冷漠态度成最大问题

1922年,英国哲学家罗素观察到的事实是:中国已经沦为傀儡国家,国人对政治事务冷漠的态度成为最大的问题。这种冷漠不仅导致了国家的衰落和动荡,还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随着

2024-04-12 15:08

罗素警示:过度教育导致人变愚蠢的十句话

近年来,教育界普遍存在一种观念:越多的学历和知识越好,但是我们是否曾想过,过度的教育可能会导致人们变得愚昧无知?正如哲学家罗素所指出的那样:“过度的教育会导致人们变得

2024-04-12 14:31

我愿意讨论中国人的长处,但也认识到他们存在三个重要的缺点

中国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他们勤奋、聪慧、勇敢,具有强烈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中国人存在的三个重要缺点:个人隐私意识薄弱,缺乏创新意识

2024-04-12 13:53

罗素眼中的中国人:温和、坚韧与乐观的品质

罗素眼中的中国人展现出温和、坚韧与乐观的品质。他们如同一棵江边的垂柳,柔软而顽强,风雨中依旧挺立。他们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从容地应对困难,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这种独

2024-04-12 13:17

挑剔、顽固、短视

在生活中,总有一些人被描述为挑剔、顽固和短视。他们往往对周遭的事物要求苛刻,不愿意妥协。他们固执己见,不愿接受别人的建议或批评。而由于短视的眼光,他们往往只顾眼前得失

2024-04-12 13:14

内心莫名冲动导致绝大多数人的不幸

内心莫名冲动,是一种难以控制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往往做出一些不理智的决定,导致自己不幸。这种冲动常常让人背离理性,做出后悔莫及的事情,带来重大伤害和损失。在

2024-04-12 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