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官反对明武宗出关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05-16 10:48:03 作者:智慧百科

  应州之役发生在豹房势力,与文官相博弈的政治大背景之下,豹房之佞幸为了挟帝自恃,而怂恿明武宗巡幸北边,文官则以卫道夫自居,希望明武宗能够做一个尊道守制的好皇帝。

  由于谷大用守居庸关,禁止在京文臣出关,以明武宗为代表的豹房势力,在应州之役中起着主导作用,甚至可以说整个应州之役,是第二朝廷豹房政治的体现。反观在京朝臣,既无法出关,更无从侍帝左右,只能以上奏章的形式向明武宗表达意见,以示尽忠尽职。

  自明武宗出关起,文官之谏书通过司礼监太监运第,络绎不绝的送往明武宗之行在,这些奏疏往往不报或留中,如泥入大海,因此收效甚微。

  对于一些奏章加以整理分析,可以发现文官们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希望明武宗回銮,谏辞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其一,以汉高帝白登之事以及本朝明英宗土木之变为谏。

  其二,以国本未固,居首无人,人心未安为谏。

  其三,以各种礼仪需皇帝躬亲完成而谏。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武宗在北边已经呆了三个月,转眼间已到正德十二年的十二月,按照惯例,皇帝应该亲往牲所看牲,以备来年的天地之祀。

  于是大学士杨廷和等上言阐明敬天的重要性,然后认为明武宗是继祖宗列圣之统,理当尊祖宗列圣之制,回銮看牲,以心事天,以成敬天之礼,六科都给事中、御史袁宗儒亦以此为言,俱不报。此后,文官又多次上疏,希望以成礼之需谏明武宗回銮。

  这三类为文关门谏明武宗回銮的主要说辞,除此之外,有以机务日重为谏者,有以边境苦寒危险为谏者,有以两宫太后之悬望为谏者,有以盗贼滋生为谏者,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时期,文官上书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希望明武宗回銮。

  通过文官们的上奏,我们还可以发现,文官对于此一时期权力之运行,也有较大的关心,其一是对于权柄是否下移始终保持警惕。

  明武宗出关巡幸北边,扈从人员为豹房中的边将和宦官,在明武宗出关之前,以陆完为代表的大臣,便上言对于明武宗出关之后,号令赏罚是否出于皇帝本意深表忧虑。

  此一时期,只有重大事务才上奏皇帝,事小则由司礼监官随宜处理,在处理日常事务中,司礼监扮演着比内阁更为重要的角色,朝廷大权下移于司礼监,对于这种现状,是文官们不能容忍的,因此黄钟认为不论事之大小,俱要经皇帝预览,祥加裁出。

  杨廷和等人所上之《请处决重囚疏》,更是让这份警惕之心暴露无遗,从这道奏疏中可以看到,处决重囚之事本已有旨谕,不出半日又传旨仍将重囚送各衙门监禁,驳回了内阁原拟之意见。

  而从京师到北边明武宗之行在,半日之内,根本不可能接到明武宗的旨意,显然此旨谕不是出于明武宗本人,因此人才有了杨廷和等人,从何处得此旨意的质问。

  那么旨意到底出于何人之手,可以在武宗回朝后,封应州功看出一些端倪,太监为司礼监之宦官,并没有随武宗北巡,他们或在京与内阁一同处理政事,或为了将重大事务报告给明武宗,而往返于京师与行在之间,旨意极有可能是出自他们之手。杨廷和此时虽服除供职不久,对于权柄之下移极为不满,并且要求按照内阁原票拟批出。

  其二,是对于明武宗一应兵马钱粮等边警重事,不与朝臣商议表示不满。先是明武宗出关巡幸,未与朝臣商议,而微服出关,已经引起了文官的注意,到了北边之后,明武宗以威武大将军之印信钧贴调兵遣将、支用粮草更是引起了朝臣们的不满。

  调兵支粮本是国家至重之事,按照惯例,应当由兵部上奏,内阁票拟,皇帝披红之后才能行之,但明武宗直接绕过了内阁,假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之名,以皇权的绝对权威而行之,内阁完全被架空,梁储等人则以祖制相谏,请停止印信钧贴,兵马之调动、钱粮之支给仍尊旧制,此次谏言并没有改变朝臣,于兵马钱粮等边警之重事不与闻的处境。

  其三,是表达希望随侍左右,从而预机务的意愿。天子巡狩、亲征,本当有文武官员侍从随行,关于这一点《明会典》有明确的记载,梁储因而上言希望从五府、六部等衙门各点一人侍从左右。

  就人数来说,比之会典所规定之人数,已经少了许多,如果明武宗能够同意此意见,文官们能够朝夕侍从左右,对于皇权之肆意表达就能够稍加限制,于兵马钱粮等军国重事之处置也能知晓,朝臣也不至于有此迥态,然而明武宗却未同意这一建议。

  梁储只好再上书,这一次,梁储再次缩减人数,仅在内阁梁储、蒋冕、毛纪三人之中,轮流一人赴行在,侍从左右,明武宗再次拒绝这一提议,以不报处之,朝臣欲出关不得,也只能发发牢骚。

以上就是文官反对明武宗出关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如果您还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式,可以往下看看相关文章,有很多文官反对明武宗出关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相关的拓展,希望能够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为您推荐

为何汉代饮食文化得到了高度发展?

  汉朝作为汉文化的正统发源王朝,蕴含着十分特殊的文化魅力,而这份文化魅力直到如今,依然根植于每一位华夏儿女的骨髓中。中国两千多年的君权专制制度中,汉朝无疑是存在最长

2023-05-16 10:40

赵云的战绩是什么?后人为何如此受尊敬?

  赵云是蜀国的儒将,他的勇敢不逊关羽、张飞,他的智慧忠心不亚于诸葛亮,在五虎将中,赵云虽名列最后,赵云有勇有谋,有胆有识,他的高尚品德以及为国尽忠的精神,受到了人们

2023-05-16 10:40

汉代“席地而坐”,当时的家具风格有多丰富?

  生活起居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汉代时期还是属于席坐时代,但这一时期的床榻都抬高了视线。这时候用于贮藏物品的容器,庋物之器。这些都朝着加剧方向发展,在汉代

2023-05-16 10:40

司马懿真的看穿了空城计吗?他是怎么想的?

  三国时期,司马懿没有看穿诸葛亮的空洞计划,也没有刻意去了解它。众所周知,三国许多电影和电视节目的亮点之一就是我们的诸葛战略家的空洞城市计划,它可以非常详细地描述双

2023-05-16 10:40

什么是“俳优“?古代汉朝的“说唱文化”

  说起现在的娱乐节目,不知道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什么?是各个题材的综艺节目,还是这两年尤其火热的选秀节目,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满足,各种娱乐文化也开始繁荣兴盛起来。笔者

2023-05-16 10:39

刘表账下猛将如云,后来他们都投奔了谁?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军阀林立,最终还是曹操刘备孙权笑到了最后,这个结果其实还是比较意外的,曹刘等人在最初并不是什么最有实力的人,刘备到了40岁还是一个卖草鞋的,董卓

2023-05-16 10:39